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婴儿出现这些行为,提醒您或是脑瘫征兆!
发布日期:2019-12-09
浏览:2051次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
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脑瘫患儿中,男孩略多于女孩。
大脑特定部位的损害是永久性的,但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同样的损害可能会随着大脑发育成熟,而表现为不同
的症状。发育中的大脑依然有较强的神经可塑性,因此有些孩子的脑瘫情况会随着大脑的发育缓解,特别是获得及时
准确的诊断和积极康复治疗的孩子。
一、患儿可能出现脑瘫的危险因素
1、家族史:家族中曾有脑瘫、智力低下患者;家族中曾有先天性畸形患者。
2、母亲妊娠情况:高龄出产;反复流产早产或死产历史;妊娠4次以上经产妇;有精神神经疾患;妊娠早期阴道出
血,先兆流产史;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羊水过多,极度水肿;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肾脏病。
3、围产期情况:早产;过期(2周)分娩;分娩前宫缩20小时以上;胎心100次/分以下;第2产程2小时以上;前置
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臀位产;产钳助产;剖宫产和各种难产;双胎;脐带绕颈;羊水发绿;出生时窒息;产后呼吸
循环障碍;4000克以上巨大胎儿。
4、出生后情况:吸吮无力,喂养困难;频繁呕吐;生后惊厥;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曾进行换血治疗;生理性体重
下降恢复缓慢;生后一周内重症贫血;新生儿期患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
其中主要的一些脑瘫危险因素:早产与低体重;脑缺血缺氧;产伤;先天发育异常;核黄疸;先天性感染。
二、脑瘫是如何诊断的?
对于大多数儿童,脑瘫的诊断是在患儿出生后2年内确定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现很轻微,那么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
进行病情的诊断。
脑瘫是一个临床诊断,并没有特异性检查可以证实这个诊断。但是为了除外别的异常,医生常常会建议给孩子进行头
颅MRI明确大脑发育情况,必要时会建议做脑电图(比如孩子存在可疑癫痫发作的情况)、腰椎穿刺(孩子有难治性
癫痫发作或者运动障碍)、代谢和遗传筛查(比如怀疑孩子存在代谢病的时候)、凝血相关检查(比如孩子有脑梗塞
的时候)等等相关检查。
此外,医生还会建议评估其他通常和脑瘫相关的疾病,比如孩子的智力(需要长期监测)、视力(需要警惕会否出现
斜视、屈光不正等视力障碍)、听力、言语和语言能力、营养和生长发育等。但以上评估无法代替临床医生的临床检
查和动态观测。
三、家长需要警惕哪些脑瘫预警信号?
1、3-6月龄
①拉坐时宝宝的头部向后仰而不是随着躯干一起抬起来。
②身体感觉异常的僵硬或松软。
③把宝宝抱在怀中时,颈部和背弓总是朝后仰。
④抱起时双腿总是感觉僵直或交叉。
2、6月龄以上
①无法自主翻身。
②无法自然地将两手合拢到一起。
③无法自然地将手放到嘴里。
④总是伸固定的某只手去抓东西,另一只手喜欢握着拳。
3、10月龄以上
①向前爬行时身体不平衡,只用一侧的手或脚使劲,拉着另一侧的手脚向前。
②臀部着地时原地转圈,或只用膝盖撑地,无法均衡地用四肢的力量向前爬。
符合其中的一两项预警信号,或单纯的大运动发育落后,并不代表脑瘫的诊断。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上述信号,请在儿
童神经科或儿童保健门诊寻求专业的评估和帮助。
四、脑瘫患儿治疗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婴幼儿运动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早期发现运动异常,尽早加以纠正,容易取得较好疗效。
2、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按孩子的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促使孩子产生正
确运动。
3、综合治疗。利用各种有益的手段对患儿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
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也需进行干预。还要培养患儿适应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及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
力。
4、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