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孩子中暑怎么办?首先学会鉴别中暑类型!
发布日期:2019-07-22
浏览:2330次
夏季烈日炎炎,长时间暴晒,可能会导致中暑。中暑是指由于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
床症候群。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其中重症中暑又分
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和日射病四种类型。
先兆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
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人群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
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
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
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
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是指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
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
搐。
热射病症指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
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
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当发现自己和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
休息;多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
水等中药。
注意: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当发现自己和他人有重症中暑症状时除撤离高温环境外,需迅速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
院,应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
却。
注意:若病人出现发抖的情况,应减缓冷却过程(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肛肠测量降至38.3℃以下)。
中暑后的处理方式
1.脱离热源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2.遵医嘱予以激素、人工冬眠药、吲哚美辛等药物进行降温。
3.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4.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5.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6.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7.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8.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
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
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出现中暑时,要根据具体表现来判断是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还是重症中暑。然后,根据症状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处
理,尽快脱离中暑。